近期,最让人感到“意难平”的,大概就是网上流传的那句“青春有几年,疫情占三年”,的确,疫情带走了我们很多时间,也将原定的所有计划变成了“等疫情之后……”,疫情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?这也给不得不限制出行或居家隔离的我们以深刻思考。
疫情来临,学生们开始上网课,虽然看起来真的很不错,可以睡到自然醒,可以闲聊至深夜,殊不知疫情并不是给我们“提供”混日子的机会,反倒是增加了就业和工作的巨大压力。2022年,高校毕业生人数相较去年将增加167万,总人数高达1076万,而在《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》调查中显示,其中仅有34%的人能够找到工作。对于大学生来说,就业形势十分严峻。
虽然大学生们对未来的就业情况感到十分焦虑,但是付出实实在在的改变与行动却缺乏积极性。仔细研究大学生心理,会发现有个惯有“病根”叫做“只要上了大学就轻松了”,这种说法实际上并非是家长对孩子上大学后的预见,而是鼓励高中的我们坚持拼搏的“噱头”。但现实是,的确有很多大学生上大学后一下子就懈怠了,持续到毕业择业的时候无法拿出“硬实力”,就好比方仲永天资卓绝,一旦后天不再奋斗,成就会立马作废。另一方面是疫情形势,今年已是疫情发生的第三年了,形势更加严峻,大家经历了延迟开学、线上上课等一系列情况,加之身处美食、游戏、娱乐等诱惑中,积极性很难提高,倘若始终浑浑噩噩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
所谓“万金买高爵,何处买青春”,青春年华美不可言,大好时光不容“错付”,青春时期是人最富有精力的时候,到垂暮之年再提奋斗是来不及的。所以我们才要在当下,真真正正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和自己的理想奋力拼搏,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,万不可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。
2021年,来自黑龙江省杜尔伯特第一中学的李喆考入清华大学,提及自己的高三经历,他说,受疫情的冲击,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一定的影响,上网课时,他身边有很多人抵不住诱惑荒废了学业虚度了时光,但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清华梦。他说:“我反而觉得疫情期间由于自己可安排的学习时间增加,更能够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,从而实现超越。”疫情不是作为短暂休憩的理由,而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。李喆能够考上清华大学,他的坚持和努力必不可少,尤其是自律让他更上一层楼。自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,它逐渐演变成一种必备条件,即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完成任务。高度自律不仅会让生活变得的充实,也可以让我们抓住疫情中流逝的时间。
还记得疫情刚开始的时候,钟南山院士奋战在前线,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仍在高效工作,各地医护人员将生死置之度外支援武汉……那一幕幕的感人时刻仍难忘却。但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,一切似乎开始变得寻常,这不代表疫情危险系数降低,不代表抗“疫”的道路不再艰难,也不代表没有人再为防控疫情拼命努力,而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再观望,要主动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。我们的青春被疫情占据,但这样的占据也很特别,我们要学习抗疫精神,要体味这般别样的“成长”——面对困难时刻冷静,身处大变局仍要适应。
在白岩松谈“青春有几年,疫情占三年”中,白岩松说,关爱年轻人不该是空洞口号,而应是实打实、有效有料有温度的方法。国家下达促进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部署,切实为我们的就业提高了保障,国家关爱我们,我们更要肩负起社会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,提高自身能力,承担更多义务。
新一代中国青年,未曾如先辈们经历战争洗礼,但经历新冠疫情,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生命的珍贵,更让我们感受到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热爱的事业中。新时代的青年,不惧艰难,就像上海医疗救助专家张文宏所说,当我们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来的春天,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?或许没有疫情的日子已经变得模糊不可及,但身处疫情仍厚积薄发的日子却是我们的别样青春。(张心茹)